一項新研究得到一個令人驚訝的結論,與很少或沒有齲齒的患者相比,那些更多齲齒的人群被診斷出患有頭頸癌的風險更低。
蛀牙(齲齒)是由于牙齒腐爛引起的。口腔中的細菌產生乳酸,通過發酵碳水化合物來腐蝕牙齒中的礦物質。
根據紐約州布法羅大學的研究人員所言,之前已有研究表明,引起蛀牙的細菌與免疫反應有關,免疫反應可預防癌癥。
發表在《JAMA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雜志上的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開始著手研究蛀牙與頭頸鱗狀細胞癌(HNSCC)之間是否存在顯著關聯。
該項研究包括399名新診斷為頭頸鱗狀細胞癌(HNSCC)的患者,以及221名非頭頸癌的蛀牙患者。
研究人員通過檢查他們的蛀牙、缺牙和填充牙的數量,分析了所有頭頸癌患者的牙病史,尤其是他們的蛀牙病史。
在399例頭頸鱗狀細胞癌(HNSCC)患者當中,口腔鱗狀細胞癌146例(36.6%)。咽喉鱗狀細胞癌151例(37.8%),而喉鱗狀細胞癌為102例(25.6%)。
研究結果總的顯示,與蛀牙數少的那三分之一的參與者相比,蛀牙數多的那三分之一的參與者罹患頭頸鱗狀細胞癌(HNSCC)的幾率較小。
該項研究作者解釋道:“蛀牙(齲齒)是與牙菌斑有關的疾病。乳酸菌只有直接接觸牙齒表面的牙菌斑時才會引起牙齒礦物質流失(齲齒)。唾液或粘膜表面存在這些有益細菌可以保護宿主免受慢性炎癥性疾病和頭頸鱗狀細胞癌(HNSCC)的侵害。”
“我們可以將齲齒認為是一種‘附帶損害’,并制定相應策略來降低其風險,同時保持乳酸菌的有益效果。”
研究人員說道,在保持乳酸菌的同時降低齲齒風險的一個潛在策略是實施機械化菌斑控制、唾液保存和使用氟化物以及控制飲食和其他危險因素。
他們補充說道:“未來關于評估口腔微生物群和相關免疫應答對頭頸癌的潛在影響的研究將有助于闡明我們在這項研究中觀察到的兩者之間存在這種臨床關聯的生物學機制。”
相關關鍵詞:頭頸癌患者禁忌食物 頭頸癌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