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頒發給三名研究人員,因為他們發現了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在地球幾乎所有生命中,生理節律是一種先天的、24小時的生理循環。該獎項為研究晝夜生理紊亂如何影響人體健康增添了新的亮點。
一種創新的新方法是基于時區內的位置,它影響日出的時間,從而對居民有晝夜節律產生影響。在此基礎上,俄羅斯科學院烏拉爾分院的研究人員預測生活在遠處西部生活的人癌癥的風險會增加。
研究人員表示:“在沒有電的情況下,我們對夜間生理學的轉變始于日落,而白天的生理學是從日出開始的。電能打破這種循環,截斷或擾亂我們的夜間生理。我們在家里有一些照明控制,但在社會層面上,電燈時間不可避免的一個方面是在時區的位置上。這是因為一個時區內的位置會影響一個人早晨打開燈的時間。”
人類活動過程中的一個小時在一天當中可能沒有多大關系,但在一天的開始,當晝夜的生理轉變開始時,它會影響晝夜節律的一致性。在黑暗中每一次這樣的喚醒,都會出現輕微的晝夜失調和輕微的相位提前。許多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的問題是,這種多年或幾十年每天發生的微小的晝夜節律紊亂是否會使像乳腺癌這樣的惡性疾病更容易發生。
科學家們已經了解到,即使在多年的跨度上,每天的小改變有時也會產生災難性的結果。吸煙的肺癌是簡單的例子,但也有許多其他因素,如暴曬和皮膚癌,工作場所灰塵和肺病,以及兒童的鉛接觸和發育遲緩。
在此次研究中,來自俄羅斯的研究團隊希望解釋這種變化是否會影響乳腺癌的發生,研究人員發現隨著地區經度的下降,乳腺癌的風險在統計學上顯著增加。研究人員表示:“這是很好的觀察。生理破壞假說只是指出,電光破壞了生理,這導致乳腺癌的風險升高。
美國的一項研究也將美國時區和包括乳腺癌在內的癌癥發病率進行對比,該方案涵蓋了美國約28%的人口。計算了每個郡人口中心的經度,以及在其時區的中緯度位移,結果發現時區和所有癌癥組合的發生率有顯著的關聯,尤其是乳腺癌的發生率。經過一些奇特的統計學處理后,估計西部乳腺癌的風險比東部高出12%。難道乳腺癌的發生和發展真的與點燈有關。進一步的研究還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