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意大利熱那亞大學的一項研究展示了一種更好的方法,可以用來確定非小細胞肺癌的腫瘤侵犯程度,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期出版的《核醫學》雜志中。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FDG/PET / CT成像技術,這一檢測可以顯示腫瘤游離DNA的數量與血液循環腫瘤代謝,血液循環腫瘤代謝可以導致癌癥的擴散。
據美國癌癥協會的研究,肺癌是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不論是男性患者還是女性患者,肺癌的死亡率占據了所有癌癥的四分之一,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據估計,僅在2017年,肺癌的新增病例就會達到22000例,每一年,因肺癌而失去生命的人數不在少數。
肺癌的轉移性和傳播性極強,由于早期的肺癌沒有明顯的癥狀,因此肺癌一經確診,就已經處于中晚期階段。在治療的過程中,肺癌患者對很多療法都沒有反應,這也就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時間。這項新研究可以預測治療的過程中帶來的問題,及早為患者找到適合的治療方案,及時的預測肺癌患者疾病的進展情況。
來自國家癌癥研究所和意大利熱那亞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盡管識別循環腫瘤細胞和游離DNA是作為肺癌患者病情發展的生物標志物,能夠為醫生提供臨床相關信息,但是這種方法卻沒有經常用于臨床實踐中。”
在此次研究中,參與者為37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其中24名非小細胞肺癌男性患者和13名非小細胞肺癌女性患者,參與者的年齡從51歲到80歲,他們沒有接受過化療治療,研究人員觀察到游離DNA的數量與腫瘤代謝直接關聯,這些結果表明,游離DNA可能更好地反映腫瘤的生物學行為,也可以用來預測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發展。
研究人員指出,13組患者中,高水平的游離DNA水平與非小細胞肺癌的骨轉移有關,先前的調查表明游離DNA和循環腫瘤細胞的關系為腫瘤生物學補充了有用的信息。這一發現,可以為臨床治療提高新的線索,也有助于醫生觀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對治療方法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