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創新藥物用于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治療,晚期 NSCLC 患者的生存期與生存質量已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目前臨床上有越來越多的肺癌患者需要接受多線治療,如三線治療。
呋喹替尼是一種新型的靶向血管細胞內皮生長因子(VEGF)相關通路的高選擇性小分子抑制劑。 目前呋喹替尼用于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仍處于臨床試驗階段,其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 II 期結果將由陸舜教授在今年舉行的 WCLC(世界肺癌大會)上以口頭報告的形式發表。
NSCLC 三線治療現狀回顧
陸舜教授提到目前國內外的主要指南,包括美國的 NCCN 和歐洲的 ESMO,對于 NSCLC 三線及后續治療鼓勵患者參與臨床試驗。由此可以看出 NSCLC 患者三線治療選擇十分匱乏,存在極大的未滿足治療需求。
在過去的近十年,確實有眾多針對 NSCLC 三線患者的臨床試驗。但早期的第一代小分子抗血管 TKI 因為自身毒性的缺陷,都無法在肺癌領域使患者生存獲益。 本次研究中的呋喹替尼是一種新型的靶向血管細胞內皮生長因子相關通路的高選擇性小分子抑制劑, 由于更高選擇性的自身機制特點,其毒性相對較低。除了上述特性外,呋喹替尼還是一個小分子的口服 TKI 藥物,相較于貝伐單抗等大分子靜脈用藥,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會更好。
呋喹替尼 II 期臨床試驗結果喜人
從呋喹替尼的 I 期研究中可以發現,呋喹替尼在晚期轉移 NSCLC 患者中顯示出較高的緩解率,繼而進一步開展了隨機雙盲多中心的 II 期臨床研究。本次 II 期研究是一個驗證性的試驗,其主要目的就是證明呋喹替尼作為 NSCLC 患者的三線治療能夠使患者獲益,并且進一步驗證呋喹替尼的療效和安全性。
陸教授介紹,此次試驗是一個隨機雙盲多中心的研究,其目標受試者來自國內 12 家肺癌研究中心,入組的均是經歷過二線標準化療失敗的 91 位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并以 2:1 的比例隨機接受呋喹替尼加佳支持治療或者安慰劑加佳支持治療。試驗的主要終點為 PFS(無進展生存期),次要終點包括疾病控制率、總緩解率、總存活率和安全性。陸教授強調此次試驗是一項雙盲的研究,研究數據會由獨立的數據評審委員會進行審核,排除了研究者的干擾因素,保證了研究數據的嚴謹,客觀和公正。
從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呋喹替尼 II 期臨床試驗結果喜人,完全達到了預期,對于三線治療 NSCLC 患者具有明確的療效。基于 II 期試驗的積極結果,隨機雙盲多中心的 III 期臨床試驗(FALUCA)已經開展并仍在入組階段。FALUCA 是一個規模龐大的 III 期注冊性臨床研究,計劃在全國 40 多家中心招募 500 多位患者,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個研究。
呋喹替尼未來治療的展望
陸教授表示,今天談及呋喹替尼未來在 NSCLC 領域的地位為時尚早,畢竟才剛剛完成了 II 期臨床試驗。如果未來呋喹替尼 III 期臨床試驗 FALUCA 的結果是積極的,達到預期的效果,那么在未來的治療選擇上,呋喹替尼的應用空間將有很多可能。
首先,呋喹替尼目前的研究是定位在 NSCLC 三線治療中,有望基于充分的臨床證據成為一個標準治療。其次,由于呋喹替尼是高選擇性的小分子抗血管藥物,可以和許多不同的藥物進行聯合應用。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可以是在 EGFR 突變病人當中,聯合應用呋喹替尼和 EGFR-TKI。此外呋喹替尼也存在從三線向二線甚至一線治療前移的可能。這一些假設還有待進一步臨床研究的證實,目前我們只能說呋喹替尼基于其獨特的機制,在未來的應用中有很大的空間。
呋喹替尼 II 期結果公布 拭目以待
據世界肺癌大會(WCLC)的規定,陸教授還不能在會前全面披露試驗結果。12 月 6 日在維也納舉行的 WCLC 大會上,陸舜教授將對呋喹替尼 II 期臨床試驗的研究目的、試驗設計,包括緩解率、疾病控制率、PFS 等在內的試驗結果,以及藥物的毒副反應等進行全面的介紹。讓我們共同期待結果的揭曉。